大家好,怎么样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孩子写字很差,去报书法班有用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怎么样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和孩子写字很差,去报书法班有用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家长对孩子练字的期待语
家长对孩子练字的期待与希望,孩子能练一手好字,写一手好字。就得教孩子的正确握笔方法。嗯,写着方法。那样式的孩子才能写好字,才能把字写的漂亮正确的握笔方法坐直。脑袋里尔义齿。横竖撇都要给它拉直写好了。咋事事儿的?这儿就越练越好了。
如何培养孩子练琴的好习惯
先要想好为什么要学琴?我的目标并不是走专业路线,我的初衷如下:
1、我希望女儿将来有能力欣赏更多的艺术,享受更多美好的东西。我记得看过的书中提到过,很多艺术感受能力是在童年“启发”出来的,如果孩提时没有得到启发,成年后可能就关闭了,一辈子都将丧失了这种能力。
2、学小提琴是双手都要操作的,左手要打指右手要拉弦,左右手的灵活性都得到锻炼,对左右脑开发都有好处;其次,练习小提琴需要听音高,这可以提高耳朵的灵敏度,听说新东方有个孩子英语发音很好,从来没有出过国,但是从小练琴,后来老师说这可能与练琴的人耳朵比较敏感有关系。
3、我当年坚持让女儿继续学琴,最主要的理由是我想培养她“勤奋感”,因为我了解到发展心理学中提到“童年期(6~11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我一直认为勤奋是个特别重要的特质,聪明与否这个是先天的,自己没办法决定,但是勤奋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想明白了为什么要学琴,那自然练琴也就有章可循了。
1、首先,我觉得我自己要调整心态。不要报太大的期望,走艺术这条路是很艰辛的,好多人都说,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是上帝派来的,我们学艺术仅仅是培养艺术素养或爱好而已,那就能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2、其次,既然我要培养孩子的是“勤奋感”,那每天只要孩子“勤奋”了就可以了,不能强求结果。于是我和孩子讲明白道理,告诉她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她怎么做,然后和孩子打成共识,孩子就没那么反感练琴这件事了。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练琴,告诉她练琴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是每日必做的功课,只要认真完成即可,妈妈不再那么关注练的结果,如果老师批评练得不好,妈妈会帮忙承担责任。
3、再次,要家庭环境多一些艺术活动,父母也要培养艺术兴趣,参加画展,听音乐会等等,虽然我们无法享受更深层次的美感,但仅是陪伴孩子参加活动看到孩子很享受的样子,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美好的事情。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琴目的,如果为了走专业路线,那就需要专业的训练,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和孩子打成一致,孩子如果能认同父母的理念就会比较容易顺从父母的建议和规劝,其次父母也要有合理的预期。顺势而为比揠苗助长要容易得多。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还没有能力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不可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自觉学习的激情,因此,家长正确的教育引导,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影响十分重要。那么作为家长,在提高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上能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我们不妨来共同探讨一下。
首先是要舍得投入精力。几乎没有家长会认为自己在孩子的培养上是不舍得投入的。是的,让孩子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辅导班,节假日让孩子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课外练习,以期通过这种高强度的辅导和做题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习以为常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但这种方法对很多孩子来说也许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没完没了的把孩子圈在功课中,不仅容易激起孩子的厌学情绪,而且容易使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不好习惯。究其原因,并不是上辅导课和做习题不对,而是家长只重视了促进学习效果的工具性手段,忽视了使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引导。
上辅导课和做习题,孩子所面对的都是“无情”的数字、词句和任务,没有情感的交流,让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对一件每天必须面对却又是没有生机活力和情感互动的事物感兴趣,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拓展和掌握程度的巩固,舍得资金的投入,更要注重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舍得投入大量的精力。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在孩子的身上花时间,在孩子的学习中耐心辅导,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上做榜样。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经常在他身边看书、写文章,或者是看看孩子的课本、练习册;对孩子不懂的问题,及时地和他一起探讨,一起寻找破解的途径;发现孩子功课中的错误,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如果下次遇到应怎样克服。
自觉性其实就是孩子学习兴趣的反映,是一种情感互动的结果,如果不投入大量的情感,任何孩子都不可能“无师自通”地去自觉学习的。
其次是要让孩子能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要自觉就必须自主,没有自主的自觉是不能长久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方式上家长应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在一种适应他自身喜好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学习。
我的女儿就喜欢趴在床上和上洗手间时看书,为此她妈不少吵她。有一次只有我俩在家,我说一会儿检查她新学的英语课,由于平时我对她管束得不是很严,因此,她毫无顾忌地往床上一躺开始听录音、背课文,不到20分钟,她就把平时要用40分钟的课文背得滚瓜烂熟。
给家属讲了以后她不信,她又试了几次,果然如此。看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只提出总体的要求,具体的细节让孩子自己去把握,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的效果。比如平时只要求孩子写字时坐姿要端正、做题时一定要细心、读书时要留心精彩词句的应用以及用多长时间完成多少作业和练习等等,而其他的方面都由孩子自己做主,我把这种学习方法叫做“快乐学习法”。
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就会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第三是要让孩子能够看到完成学习任务后尽情玩乐的希望。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的自觉性如果脱离了天性,那一定是空中楼阁。而现在很多家长就是希望孩子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看书学习,且不说这种愿望的是与非,单从其可能性上讲,就是不现实的。
在玩与学的关系上家长要把握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只有做到了既有时间玩,又有时间学习,才能达到良性的学习娱乐双赢结果。所谓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尺度,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两个小时的玩乐时间,有的孩子每天可能要有三个小时的玩乐时间,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要达到双赢,就必须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孩子在学习时能够看到完成任务后去玩的希望。
这一点看似简单,可很多家长往往却都忽视了,周末和节假日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辅导和练习,孩子一点都看不到什么时候是尽头,他的学习就只是应付大人,甚至是熬时间,何谈自觉学习;二是确保孩子玩得尽兴。既然去玩,就要让孩子抛开各种压力,甩掉各种包袱,痛痛快快地玩,开开心心地玩,别让孩子在玩的时候去惦记着还有好多作业要做、还有许多的单词没背以及还有测验的准备不足充分等等负担。
第四是要体谅和包容孩子的失误和过错,更多地鼓励孩子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对孩子来讲,表扬是其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任何简单的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开创性的。因此,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切不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你认为一眼即知结果的数学题,也许孩子长时间都弄不明白,这就如同陈景润心中十分清楚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复杂推导过程,但你却始终不敢问津一样,相比之下,孩子比你可贵多了。
清楚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就会理解包容在孩子的学习中出现过错是多么的顺理成章。具体操作中,家长主要是把握好这样三个环节:一是包容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原谅孩子的过错不是为了袒护孩子的缺点,而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只有认为他能够做到的时候,他才会有信心去做,孩子只有认为可以做好的时候,他才会有决心去努力。
二鼓励必须是真实、艺术和直观的。如果你的鼓励是孩子意料之中的或是离谱的,那么不仅会降低鼓励的效果,还一定会使孩子认为你是在撒谎骗他的。鼓励既要有孩子生活学习环境中横向的比较,也要有孩子成长进步中纵向的对照,鼓励的实质是通过家长的引导使孩子认清他自己所不能认清的内在事物和内在潜力。
三是包容和鼓励并不都是好言好语,更不是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其失误的漠不关心,而是理解和支持,是要求家长能热心地帮助孩子找准失误的原因,找到克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家长的胸怀和爱对孩子成长的推动。错就是错,错误本身是不会变成成绩而让家长和孩子去肯定和骄傲的,能够使失误发生转化的是孩子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第五是要给孩子一定的约束力。要让孩子清楚家长对他达到某一期望值的决心和达不到期望可能带来的后果。约束力不应片面地理解成强制力,应当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和规范力,强制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引导。孩子最爱的无疑是父母亲,任何孩子都会想方设法来讨好自己的父母,包括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表达方式。
因此,只有当期望值是科学合理和孩子能够做到的时候,家长的约束力才会对其发生作用。因此,你要想提高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一定要为孩子确立一个合理可及的完成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至于后果,是孩子为不良习惯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特性基础上的,是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心理品德健康有益的代价。
不同的孩子,对代价的付出有不同的承受力,有的孩子看见家长不高兴,心里就十分内疚,而有的孩子可能要通过家长的批评,才会有所收敛和改观。家长必须清楚的是,对孩子来说“吃一堑不长一智”是正常的,不是孩子不可救药的反映。有的孩子,一门心思就想玩,反复教育就是改不了,对此,家长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持久引导的耐心。
教育引导的方法很多,比如用其他孩子做比较,用好的故事来启发,也可以用减少玩乐时间来惩罚等等,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打骂体罚,打骂体罚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扭曲是很大的。
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的过程是渐进和反复的,家长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劳永逸。
只要能科学地分析和掌握孩子的特点和习性,正确地引导和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养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的。
建议:
一、教师该做的
1、以生为本,精心地设计作业。
(1)、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在“乐”中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使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富有一定的趣味性,让作业本身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2)、增添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
新课程中有效的作业,不能是单纯的模仿与机械地重复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3)、设计弹性作业,鼓励学生在“自选”中做
在日常教学中,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注重以人为本,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适当设计一些分层次、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喜好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二、家长该做的
要孩子自觉学习,家长自己也要学习,